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初中作文 > 初三作文

初三作文

时间:2024-06-09 13:12:53
【精华】初三作文锦集七篇

【精华】初三作文锦集七篇

在日常的学习、工作、生活中,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,对作文都不陌生吧,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,聚集在一块。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三作文7篇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。

初三作文 篇1

月圆了。

“嘣!嘣——”

窗外,一簇簇五颜六色的焰火蹿上了天空,而我心头,却悄然爬上了丝丝愁绪。

缘何?月饼!

满载着古老传说的月饼似乎已经被经济俘虏了,美丽的嫦娥仙子、葱郁的桂花树、可爱的小玉兔也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了……

白天,走在街头,精美绝纶的月饼包装盒,格外醒目。“香格里拉”、“向阳坊”、“安德鲁森”……各种名牌比比皆是,且身价不菲。促销小姐们忙着推销她们的月饼,昂贵的价格却依然能引来不少顾客,定有独特之处!我凑上前一看,原来秘密全在里面,且看——包装:富丽堂皇、各具特色;内容:洋酒、手表、茶叶,稀疏地点缀着几块小月饼。主角成了配角,配角成了主角!

有人说,这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。的确,今天人们生活殷实了,可这买月饼的人是买给自己吃的吗?

于是又有人说,走亲访友,见见领导,送几个月饼寒碜了点,送礼就要送重点儿。

礼重!义重?

赏明月、数星星、吃月饼、听传说……多么美丽的中秋之夜啊!如今似乎变了味儿。月饼盒的包装越来越花俏,价格越窜越高,而在那华丽的包装背后,却只有几个甘当陪衬的月饼,吃的似乎只是包装,而不是月饼,如同现代版的“买椟还珠”,这样一来,体面了、大方了,可中秋佳节还“佳”吗?

这月饼传递着什么样的情感?“小人之交甘若醴,君子之交淡如水。”在这真情的交流中,如果渗透太多的物质金钱,那还能叫真诚吗?

窗外,明月依旧高挂。

下一个节日又快到了……

初三作文 篇2

聆听那絮絮低语,聆听那袅袅清香,聆听那声声短笛,聆听那微微清风,聆听那细细雨声,聆听那初春清晨,聆听那深秋傍晚。美丽竟在不知不觉中显露出来,风情万种,令人心往神驰。

静静聆听深邃的老巷中传来的叫卖声,聆听房檐下儿童嬉戏的欢笑声,聆听那校园里朗朗的读书声,这便是我耳中的大千世界,是生命的呼喊,是生活的召唤。

人的一生,源于自然,归于自然,独自在屋檐下聆听雨,欣赏空灵飘逸的雨丝漫天飞舞,心中渐渐升起幽幽的情绪,此时就会让人感受到这情境中的深远韵味呢!

十七八岁的年纪中没有深沉,听到的是满载的青春气息和朗朗的笑语,心中便会激起无限的涟漪。此时生命等待成熟,也向往成熟,生活梦想缤纷。我们轻轻走过青春的岁月,静静聆听生命的足音,原来生活是可以用青春的喉咙大声呼喊的,原来生活是可以无忧无虑的被分享的,聆听生命,从容生活!

当她轻轻地将苹果放在你的书桌上时,当她默默地将你的被子铺好时,那种来自母亲的温馨会不会驱散聚在你额头上的阴云?当你生病时,看到满头大汉的父亲为你着急,你还会因他对你的严厉批评而感到愤恨吗?你聆听过温暖的母爱与严厉的父爱吗?你去试吧,那感觉是心与心的交汇,是爱与爱的交融,当某一天因某件事而目相对时,那感情自然而然的会流露出来,那是至真至美的爱;聆听父母的心,这是对亲情的发现与享受,是爱的最表达方式,是得到对方理解的奠基石。

你聆听过朋友的心吗?他们在想些什么、做些什么,你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,怎样做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,这些都需要聆听才得以发现,这样之后才能转换到对方的角度,才能对事件进行准确的思考,才能达到了解对方的效果。朋友需要聆听,聆听是一种尊重,是一种理解。

生活让我们如些的快乐,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,聆听能一次次将我们的感情升华,从不认识到认识,从不理解到理解,从不愿意接触到主动接触。

聆听让我们感知了原本一无知晓的事物,聆听让我们感受到了家人的温馨,聆听让我们体会到朋友们的真挚。原来聆听竟会如此美丽。让我们聆听生活,聆听生命吧!是聆听让生活多姿,是生活让生命多彩,也正是聆听让我们如此美丽!

初三作文 篇3

这是发生在我生活中真实的'故事。

我的室友,是一个爱好广泛的普通女孩,家庭也是普通的,住在温州过着小康生活。对我们这些家庭稳定收入的来说,一夜暴富是不可能的,日积月累才是走向富裕的渠道,而幸运之神就真的降临在了这个普通女孩身上。

在七万人的抽奖中,只是为了瞎参与一次的我的室友,中了头等奖。对没错,就是一辆价值20万的宝马mkni,一时间,附近的人都都投来羡慕的目光,室友在微博上公布获奖的喜讯后,好友们纷纷送上祝福,还有的调侃到:要不要买车呀。就这样我也对室友充满了羡慕之情 小小年纪,就有一份不小的存款啦。

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去取车了,但是我们的年龄还不能考驾照,谁也不会开车。所以这件事情,还是要靠室友的家长完成。当我们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的时候,他的父母好像没有开心的表情,而是询问我们整个抽奖的过程。在得知这不是像电话中抽奖的骗局以后,他的父母沉默了一会儿,问来了那家公司的手机,语重心长的说:“我们的女儿还小,这样的一比财富一下子给她,她不会懂得赚钱的辛苦,我们希望她明白生活的艰苦,也希望她用自己的努力获得人生的第一笔财富。”那一刻,我感受到了这个家庭的正能量,和流露出的正确的三观。不劳而获之财不可取,我们都应该清楚人生重要的不是一张金钱,而是充实自己,学会知识,升华人生的过程。

从室友的大起大落中,我学到了很多。明天,她依然是个努力向上,认真学习的普通孩子,但我却好像看到了,许多年以后靠自己努力不平凡的她。

初三作文 篇4

虽非古时寒窗,确是今日苦读。九年光阴飞逝,只为百日后那和平而现实的一战!努力多时何不放手一搏?往日让平静蒙蔽了我们的警觉,而“百日誓师”大会,则是那古庙清晨的钟声,深深地,沉重地,敲醒我们因习惯而放松警惕的心。

距离上一次的紧张,我早已忘了时隔多久!上了初三,不知是我无心留意还是同学们藏匿过深。本该布满硝烟的教室我却只闻到初春的清新。

浑浊地过了一个礼拜,3月的某日早上回到学校,被班长告知下午就是“百日誓师”大会了。顿时,心生出一股期待。打哪来的?或许是我并不全无感觉吧!心,或许早已察觉我再如此放松下去,中考,铁定会砸!心,唯有期待,期待“百日誓师”能够把我懒惰的神经调动起来!

下午在我们的殷殷盼望中到来了。到了会场,环视四周,发觉同学们的脸上也有如我一般的期待。开始了,从校长的“风吹过湖面留下涟漪,岁月走过森林留下深深的年轮”到曾同学的“为了理想中的高中而奋斗”。都令我们士气高昂!

最令我们感动,最令我们的内心震撼的非马敏,马老师的“有老师的陪伴,你们就不会孤单”莫属。这不是那天最令我们高涨士气的话,但它实实在在就是最能拨动我们心中那根弦的话!我想,听了马老师这句话,大家以后有什么事应该都会奔“马”而去吧!

“百日誓师”,是的,只剩下一百天了!但是,有老师的陪伴,我相信大家都会不顾一切,豁出去和它拼了!不就是中考吗?有老师当我们坚强的后盾,再难的路,再险的峰,我们都会奋力向前,只因,我们有老师当我们无穷动力的源泉!

初三作文 篇5

岁月在指尖流露的每一瞬间,都拨动着我的情丝。

钢琴通过每根手指,塑造着对音乐的洗礼,塑造着对音符的向往。每个手指都要有独立触键的能力。独立,不是说趁一个手指抬起弹下,其他手指绝不准动,只是说,任何一个手指都能在需要时完成触键动作。在独立性上发展灵活性,它象征着对音乐的渴望,对音符的洗礼,让你闭眼享受。它塑造了我的手指,也雕塑了我的心灵。

我在众多乐器中选择钢琴的原因很简单,他没有古筝的复杂多样,没有小提琴中声音、拉弦控制,不需要忍受除手指外的痛苦。

当我去一个新老师的家里,以不同的方式“热身”——从最低音的“do”弹到最高音的“do”。每当我手指的独立性和力度不够时,她总是亲切地说:“我们再来一次。”说完便婉婉一笑。可是练了七八次,我就有些不耐烦了。我弹得越来越快,声音越来越大。老师好似听出了,就与我说:“来,你来听我弹一首曲子!”只听出傍晚的那无边无际的夕阳映在那珠子上,闪烁着耀眼的光彩。那便是起音,像湖面荡起银白的涟漪,又像千万朵绽放的夕阳下的耀眼的浪花,微风拂过脸颊,悄悄地,悄悄地,像清澈的小溪涌出,像泛滥的小泉,时而欢快,时而悲伤,时而高昂,时而低沉。欢快时,如千万玉珠跃起;悲伤时,如巨浪激情澎湃;高昂时,如波涛汹涌;低沉时,如轰雷贯耳。手指在钢琴上飞溅,手腕平稳,指型稳定。一曲《天空之城》就流露出了。听完了那一曲,心就慢慢地静了下来。当我再试着弹琴时,手指像一个多才多艺的小精灵,灵活的在钢琴上跳跃。从这里我学到凡事都要打好基础,一步一个脚印。

时间在指尖流逝,我的钢琴技巧也渐渐复杂,早年的基础让我游刃有余,练习时漫不经心。

“不行,不行!”老师急得跺脚。在地上踏得极响,好似要把地板踏碎。

每个音符都能完美的弹奏,但老师依旧紧锁眉头:“我在音乐中听不到你的内心,你去弹给她看。”她指着一个柔弱的女生,好似只要有一阵风吹来,她就会散架。我和她没有什么交集,只有一个弱不禁风的印象,在大家面前独奏,恐怕被吓得不轻吧。边想嘴角也不禁上扬。

谁知在默默走上前,音乐响起,看起来毫无存在感的她顿时光芒四射。最美的音乐,溜过指尖,滑过耳际,蕴藏着欢快、激情,还有忧郁、孤寂。不知,修了几世的缘,方修待与它的邂逅相遇相知,那无可代替的灵犀与难得的缘分,一直在这里,安静地陪伴,如一束温婉的阳光,一抹醉人的微笑。她的眼睛微很眯着,嘴角流露出挑衅又张扬的笑,身体坐得笔直,还微微有些摇摆,手指弹过一串音符,好似在舞台上要杂技,一会起跳,一会翻滚,一会飞跃。她的动作有瑕,完成度远远没有我高,但整个房间都为她燥动起来。我默默地低下头。

“你有钢琴的手指,但灵魂没有融入音乐。”老师对我说道。这一课,我明白哪怕能力再出众,投入才是最打动人的东西。

钢琴可以塑造人的气质,它可以令人姿态优美。钢琴同样可以雕塑人的心灵。它告诉你,每个琴键上都要留下汗水,每个音符后都有坚定的意志。

初三作文 篇6

当我们还奔波于三点一线之中时,却渐渐地忽略了那些各式各样的角色,即使你会为这般生活而厌烦,即使每天在上学路上欣赏的是同一番景色,可是就在这三点一线之中,我们扮演的就并非是一个角色。

家——校车——学校。

一堂化学课的来临,让我开始疯狂地找我的化学书,翻遍了书包,我又将双手插进桌堂里乱捣一通。呀!脑里突然地像打了个闪似的,想起它就在家里那高高的一摞书上平稳地躺着,一时的焦急让我像无头苍蝇一般转来转去,手心中一丝一丝地冒出了汗,我就这样一直提心吊胆地煎熬着,熬过化学老师厉声厉色地批评,一直到那轻缓的铃声响起。

刚一下课,老师便很是严厉地找我谈话。她说起来,起先眉头紧皱,渐渐地,表情也就松弛下来,手中又握起一支红钢笔,语气像往常那样平缓而亲切起来,“你可是学委呀。”一句语重心长的话,忽然点亮了我久久混浊而迷茫的心灵。学习委员,应是在同学们走到岔路口时高大的榜样;学习委员,就应像那太阳那样成为世界之上明晃的旗帜,永不沉沦。

学校——校车——家。

又是乏累的一天,想起试卷上那鲜红如血的分数,心里便像刀割一般地痛苦。上了初中后,母亲愈来愈不理解我,一周中,总也见闻到母亲那尖锐的话语和锋利的目光,如那刚打磨完的刀刃一般。母亲回来后,果不其然地问起我的分数,我只冷冷地说了一句“不好”,便径自走回屋中,望着已悄然悬起的一轮明月。

外面不知是鸦雀无声着过了多长时间,十分钟?二十分钟?更像是一两个小时。木门轻轻地闪到一边去,我脸趴在床上,思索着接下来发生的情形。天上那皎洁的月正好与我对视,忽地,一只大手温柔地搭在我肩上,“没事的,你肯定没问题”,一个熟悉却显得生僻的声音贯穿入耳,“儿子。”两个简短的字,如月光般静谧地驱散了我愤怒之下的迷雾。儿子,儿子……

待母亲走开后,我快速地翻找,终于发现了那本安逸的化学书,似乎老师那微笑着的面孔也呈现在眼前。我们总是扮演着那么多角色,不论是成为普照大地的太阳,或是默默奉献的明月,做好自己吧,用不同的角色,诠释自己的意义。

初三作文 篇7

大嫂姓张,人们送了个外号叫“犟嫂”。“老姜味辣,犟嫂岁大。”可不嘛,都快四十的人了,叫“老嫂子”还有余呢。大嫂腰骨硬,个头大,“立如塔,行如风”,叫人远望而先敬三分;天生的髙音调,说笑起来声震人耳的。大嫂象块磁铁,不论在哪儿一坐,身边总要围上一群姑娘和年岁与大嫂相仿的妇女们。不只是大嫂说话诙谐、豪爽,更重要的是大家喜欢她的犟脾气—不服输。“犟嫂”的外号还就是从不服输来的呢.

十一年前,山里割麦了、地头休息,一群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在地头比划着,嘻嘻哈哈嘲弄着妇女们。姑娘们忍气吞声,谁也不敢应这个“战”。谁要怎么地,小伙子马上会“将军”:“怎么,不服气?来,割上几趟试一试,到底是男人能还是女人能!”

“对呀,三个人帮起来也不跟趟。”

“哈……”小伙子们得意洋洋地笑着。

“正虎,你不要仗势欺人,你们男人乂怎么了?哼!……”

一声断喝,大嫂插话了。顿时,大嫂被姑娘们围在了当中。

原来大嫂老远便望见正虎和小伙子们在指手划脚,扯天唬地,于是,便几步猛窜了过来。

“大嫂快来说说吧!”姑娘们高兴地喊着。

小伙子们见了大嫂,互相用吃惊的目光对视着,低头又嘀咕了一阵。

“大嫂,冒昧了!”正虎一拱拳,显得很有派头,“我们刚才说的可是除您之外,谁人不知您的威名?就单说割麦子吧,嘿嘿……”正虎几个一边说着,一边做出请试试的手势。

“大嫂、不用踉他们比!”姑娘们喊。

“嘻,怎么样?”有人怪笑了一声,小伙子们全都跟着起哄。

“正虎,你给我少吹牛,就凭你那点劲,咳!我看见过!”大嫂可气火了,冷不防狠狠抓住正虎交叉在胸前的手在空中摇晃着,正虎拽不脱……

大嫂和小伙子们拉上了趟。二十分钟一个回合后,局势十分紧张:正虎几个棒小伙子在前头,身旁贴着大嫂。

更换了镰刀,大嫂还是没赶在前头。庄稼活,别小看这一前一后。就这一前一后也得撵半天呢,这谁不知道?大伙都暗暗替大嫂捏着把汗。

又过了二十多分钟,大嫂忽然改变了割麦姿势,由蹲着割变为半弓身割,挥镰速度加快了,弓步一跨,大手左右一抓,镰刀向前一伸,成半弧形向后一拉,“刷刷刷”,麦子应声而倒;打麦腰,捆麦个,神速极了。一起身的空,大嫂上去了,小伙子们傻了眼,涨红着脸,“呼哧”“呼哧”地狠劲向前赶。

“嗬,还是老姜辣。”

“厉害,新招法!”

“绝!”

小伙子们蔫头了,被大嫂甩了十多米,宽宽的田埂一畦一畦的,精疲力尽,哪有再赶的劲?

大嫂快速向前割着,起了三回身子,笑着向小伙子们招手

“喂,败小子们,撵上来?哈……”

看着小伙子们的苦丧的脸色,大嫂笑着问

“怎么样,小伙子,吹牛皮别嫌嘴大呀。”

“哈……”人群里爆发出一阵大笑声,姑娘们忙活着,生恐错过大嫂替她们出气的机会。小伙子们一个个灰溜溜地摸着脑袋不吭声。

“‘好男不和女斗’,冲你们还有句这样的话,我敬让你们三点,没见我站起三回身吗?好汉们不要不领情啊,哈……”大嫂打趣着。

这传奇式的新闻,使“犟嫂”这一外号在村里叫开了。大嫂成了姑娘们的知心人。

今年麦收,我有幸接触了大嫂。名不虚传,打麦场上,老远便是大嫂的高音

“听老人说,以前老社会,割小麦很讲究,女人不能接近场院,谁打别人家的场院路过,人家还厌恶,更不说去地里割麦呢。”

“那才好呢,用不着出力。不过,为什么?”旁边一位学生模样的青年好奇地问。

有人接走了话:“为什么?女人嘴长嘛!什么嘴长传走了话,第二年不丰产……”

“老封建,老糊涂,亩产一定,妨人家何事!”

大嫂摆了下手,又说话了:“算了去吧,说我们嘴长,他们的嘴还大呢—尽吹牛!”

“哈……”全场人笑着。

《【精华】初三作文锦集七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